字体
关灯
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闫爷今天火葬场了吗? 系统赋我长生,我熬死了所有人 盗墓:天赋都点投胎上了! 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 凡人修仙,从炼器开始 爱在身后不远处 沙雕春风吹满地,恶毒公主逆天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第300章 千古奇人李淳风 (第1/2页)

    在我国历史上,号称能掐会算的人如过江之鲫。

    但绝大多数都是江湖术士,并没有什么真能耐。

    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,还是有一些真才实学的人存在。

    所谓能掐会算,就是发现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。

    再用数学方法进行推演,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。

    中国古代这些人以易学家、相学家、星象学家为名,实际上他们都是现代意义的数学家。

    初唐就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,他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唐风水国师李淳风。

    很多人提起李淳风,总不忘他的代表作《推背图》,一本可以通晓未来的奇书。

    事实上,现如今流行的《推背图》大都是后人杜撰的,并非是最早李淳风亲笔写下的那一版。

    其实,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人,都知道世上绝无可能存在能够精准预言后世的人。

    但这并不代表李淳风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,他所拥有的才华其实更加切合科学的规律。

    虽然李淳风没有所谓预言未来的能耐,但却实实在在地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“说到李淳风这个名字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那个传说中的算命大师。”

    “中国历史上三大预言奇书的《推背图》,传闻就是李淳风和另一位大相士袁天罡联手所作。”

    “而《推背图》,其实也只能算是李淳风一生成就的一小部分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真实的李淳风,其实远不是我们印象当中的算命先生那么简单。”

    “真实的李淳风,其实更像是个科学家。”

    “准确来说,李淳风是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。”

    “公元602年,李淳风生于陕西岐山县。”

    “李淳风的父亲李播,原本是隋朝基层的一个小官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因为隋朝朝政太过混乱,官场黑暗。”

    “李淳风他爹一气之下,干脆辞官不做,直接出家做了道士。”

    “转行做了道士之后,李播的日子反倒是过得舒心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每天除了日常修行和劳动之外,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各种学问。”

    “在李播这种人的眼里,钻研各种科学知识,过着衣冠简朴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“可能要远比官场上的那些荣华富贵和尔虞我诈,更让他感到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受老爹李播的影响,李淳风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就开始博览群书,并且同样对各种自然知识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“稍大一些之后,李淳风也受他爹的影响,拜入道教,成了一名道士。”

    “此后的几年里,李淳风一直在南坨山静云观,追随道长学习。”

    “在道观学习期间,李淳风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也学习了各种典籍,积累了很丰富的学问。”

    徐光启:虽说预言未来的《推背图》是杜撰的,但李淳风的科学成就是伟大的。

    李淳风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能耐,很大程度上来讲,与家庭的氛围熏陶是离不开的。

    首先,李淳风的父亲曾经是一名隋朝的小官吏。

    但仕途却不通畅,因而逐渐对政治感到了厌倦。

    于是,李父后半生的精力几乎都放到了研究天文、道学之上,这对年幼的李淳风产生了极大影响。

    而受其家庭氛围,李淳风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有关天文历法的书籍,这为日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。

    其次,李淳风是一名广为人知的小神童,年纪轻轻就才智出众,这是李淳风能够创造一番大成就的根本所在。

    能够在天文、数学、历法以及易经方面都有所成,这绝非是一般普通人能够做到的。

    最后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而李淳风的兴趣所在无疑就是天文、历法。

    毕竟,李淳风的父亲就拥有这方面的才华,这让小时候的李淳风也养成了这样的爱好。

    而家庭的帮助又能让李淳风广泛接触此类的书籍,并最终站在前人的基础上,发明创造了一番新的成就。

    更令他感到敬佩的是,有些东西可以称得上是李淳风的独家所创。

    家庭的氛围熏陶,便是李淳风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 后面很多人知道李淳风,大都是从奇书《推背图》中而来。

    相传,此书全篇每一章节都对应了一段历史大事。

    而从唐初开始,一直推演到了一千年后,甚至已经大大超过了目前的年代。

    很多人惊讶于书中的箴言,感叹竟如此跟历史上的大事件相符合。

    其实,他研究后发现,这都是后来人杜撰而来的。

    一个后来人的视角,当然可以准确预言历史上的大事件。

    所以,《推背图》并不能拿来当做李淳风天赋异禀的证据,顶多说明其确实曾经大胆预言过后世。

    但不可否认的是,李淳风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博学多才之人。

    只不过其才华更多的是有着坚实的科学认知的,并不是所谓的虚无缥缈的胡诌。

    “公元619年,17岁的李淳风,奉师命下山历练。”

    “此时正是隋朝刚刚灭亡,唐朝刚刚开国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“李淳风回到家乡之后,凭着自己过人的学识,很快声名远播。”

    “而后,李淳风结识了当时的唐朝高官刘文静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又在刘文静的介绍之下,到了李世民麾下,做了李世民帐下的记室参军。”

    “所谓的记室参军,就是掌管文书的官员,也就是军队当中的参谋。”

    “接下来的几年里,李淳风见证了李世民横扫天下的传奇故事,成了那个传奇时代的见证者。”

    “但在这个过程当中,李淳风并没有发挥出什么决定性的作用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李淳风所学的,都是那些道教经典和自然科学知识。”

    “对于行军打仗的事情,并不太懂,所以自然也就帮不上忙。”

    “直到几年之后,随着玄武门事变的发生。”

    “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,李淳风才找到了自己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公元627年,就在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里。”

    “李淳风向李世民上书,对当时唐朝实行的历法,指出了18条意见。”

    “李淳风的这次上书,很快就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重视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在古代那会儿,精通数学的人才,那是相当稀少的。”

    “更别说能够制定和修改历法的人了,这种人简直就是国宝中的国宝。”

    “此后,李世民将李淳风调到了太史局做官。”

    “太史局这个部门虽然带了一个史字,但其实和历史工作没什么关系,而是一个计算历法、星象、气候的部门。”

    “在其他一些朝代,这个部门也叫做钦天监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:李淳风在天文历法方面的造诣确实登峰造极,曾经成功预言日食令朕心悦诚服。

    李淳风任职太史令,工作就是看看日月星辰,记录天气变化,还得修订历法。

    李淳风有一部历法著作《麟德历》,直到如今一直沿用此法。

    有了新历书后,李淳风很是自信的对天文变化进行了预测。

    一次,李淳风在校对新岁历书时,发现初一将出现日食,这被视为不详的预兆。

    这可是大事,他非常重视此事,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不见日食。

    他顿时有些不悦,问李淳风若是日食不出现,将如何处置他自己。

    李淳风对此称,没有日食的话,甘愿受死。

    他去到庭院等待结果,还让李淳风先回家一趟,同老婆孩子告别。

    李淳风拒绝了,认为还不到时候,还在墙上刻下标记。

    称日光照到这里的时候,日食就会出现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太阳果然缺了一块,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沙雕春风吹满地,恶毒公主逆天命 瑶池长生密诀 尘梦狐仙记 穿成炮灰反派,想活命先带娃 综影视:六界三千男神等我救 恶毒大小姐的新宠 穿越后,侍妾苟在王府养包子 文道风流 快穿虐渣男后,我深陷反派火葬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