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无敌医仙战神 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破游戏不玩了 盗墓同人跟着大伙去冒险 穿越七零首长大人娇宠小娇妻 蜉蝣寄此生 我一个事业编辅导员还不如牛马 末世之进化为王 全星际都对我写的文真香了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章 活泼的云茵 (第2/2页)

两个年轻人彼此交换着快乐的目光,忽听陈老爷叹了口气,道:

    “你们知道吗,十几年前我在省城考上了中学堂,可只学了一年家里就逼着退学回来。那是我一生的遗憾,也让我知道了求学不易。

    现在我愿意资助办学,期待着通过你们实现我当年的梦,让娃们有学上、能读书,个个都做聪明、懂礼、知实务的人,咱这个偏僻的地方才能在他们的手里更兴旺、繁荣。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    “您说得很对!”兴安松了口气:“孩子长大了却是‘睁眼瞎’,连账本都看不懂,更不用说帮老家做事了。

    再说从这几年的趋势上看,新式学堂越来越多,体系越来越健全。初小之后有高小,再往后还有专科学校和师范,有本事的话还可以去武汉、南京、上海、北平念大学堂。

    咱们在本乡本土办学,正可给子弟们进步的机会,穷日子变富,富的过得更好,造福一方啊!”

    “对啊!”寿礼接着他说:“比方周家镇上陈新奎家的舂米坊想出让机器给咱们,可没有懂的人我不敢接呵。要是本地少年里有明白的,那这机会不是很好嘛?”

    他停了停,回到椅子那里坐下,用右手轻轻拍拍桌面,开口说:

    “这样吧,办学是大事,是要务!既然要干就真心实意地来做,既是新式学校,不分姓氏平等相待。凡我乡里子弟,本人有意、父母同意的,均可入学。

    学费嘛,就从我河边的茶园出,每年出息的一半用做教员的报酬和房屋修缮,三成用于学生书本、笔费,余下给学生补贴餐费,先试行一年,如果不够,明年还可再加些。

    我做个头捐二百块大洋,算开办费,再请各位父老多少随喜些,民国政府不是说对办学还有补贴吗?

    你们去申请下来,那几间房子干脆推到重修、让木器作坊重新打造家具,然后你们再列个陈子,看看还需要采购、置办哪些什物……。”

    兴安听了非常高兴,拍着扶手叫:“够了、够了,哪里用得了这么多?我原指望有个两百块钱就行,您可把以后的事情都想进去了!这样子若再办不成我把名字倒过来写!”

    云茵见他手舞足蹈不由得“噗哧”一笑,扭脸对父亲撒娇说:“爹爹,怎么对我你从来没这么大方过?”

    “这是正经事情,又不是买衣服脂粉?”陈老爷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替你大方的时候还没到呢,等着看一份好嫁妆吧!”说完忍不住呵呵地笑起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,云茵害臊,满脸通红地撅起小嘴往外就跑,出门又探个小脑袋,眼睛亮亮地朝兴安叫:

    “喂,小秀才,你事情办成了,可怎么谢我呐?”也不等人家答话,就在窗纱上“唿”地一闪,不见了。

    陈家要办学堂的事情嚷动了,很多乡亲喜形于色,纷纷相互转告:“我家小子准备去报名啦,你家的两个去不去呀?”

    不过也有人担心:“听说这小子和姑娘坐一处,那怕是不成吧?”

    他邻居不屑地哼一声:“大牛家的,你那姑娘才六岁,怕个屁啊!”

    旁边有人打趣:“哎,也保不齐哪家小子就相中了,青梅竹马正好一对呐?”大家嘻嘻哈哈倒是现成的乐子。

    寿礼专门派唐牛带了个家丁和书记到各家收捐款,多少不论。一块大洋、一个铜板统统都是心意。

    但收来的钱要当面立约,声明这钱是捐出来办学用,不再追讨不再索要,逐一入账写了给本人看过、念明、按手印画押。

    即便吝啬的老板乡绅们看陈老爷的名字已经排在簿子上第一位,谁也不好意思连个铜圆不掏。

    寿礼特意吩咐唐牛们对穷家莫强要,往往打个照面知会声就走,给不给都不计较。这样圈下来林林总总有了四百二十块七角二分钱。

    唯独三爷仲礼有话说:“大哥你这事情办得不大气!”

    寿礼一愣:“怎么讲?”

    “你看人家县里办学校,有校董、校长、有善款委员会,还有校产。那是个长久之计。

    像你这样什么几亩茶园?小家子气不说,这笔款用完,你好意思叫唐牛再满地要一回么?

    万一有个风不调、雨不顺,那茶园收成不好,或者茶叶卖不出去,你叫那些娃和先生们怎办?总不能告诉他们等明年茶叶长好、卖得钱了你们再回来读书?”

    “二哥,你的话我听不懂,到底想怎么做嘛?”在一旁的老六季同仰着头叫道,他已经读了五年私塾,今年就要去县里读中学校了。

    “等等,二弟你说得有道理。”寿礼琢磨过来,马上同意道:

    “这确是大哥想的不周。这样,不如我们划出几块地来。一来可以建所漂亮、宽敞的学校,不受祠堂的限制;二来彻底解决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小顾不是说,要去城里请先生来吗?咱也不能让人家觉得亏待了,是不是?你常在外面走动,知道人家那个校产怎么打理的么?”

    “当然知道!”仲礼很高兴大哥采纳了自己的建议:“校产的产权还归原主,但要交给校董会去打理。在约定的期间里校产出息都用于学校开支,由专门的先生记账!”

    “好极啦,那咱们也依葫芦画瓢,让县城里的老爷们看看,咱三河原建的学校不比他们差。哈哈哈!”

    转眼间寿礼改了主意,马上让仲礼去请来三太公和几位长辈。

    大家做个合计、立了中人(选出见证人),将河边老宅那片地连后面直到小通寺西北墙下的茶园、稻田、菜地、竹林、约三、四十株果树和桑树、一片水塘,统统都划给学校做校产,拢共有四十七亩六分,其中宅地和闲置的荒地有六亩半。

    契约上明白规定:以上产业,自即日起划为该校之产业,期限五年。五年内上述土地的物产及其收益都用于学校开支。换句话说,陈家把这些地的五年使用权交给了学校!

    由校董会监督学校的财务和日常管理,三太公做名誉会长,另选出有德望的三位乡绅任校董,寿礼做执行校董并代理校长职务,顾兴安做教务主任。

    大红纸贴上了村公所墙头,陈校长招募三十名劳力参加翻建校舍的工程,施工监造是本地有名的匠作老郑。

    郑工头和寿礼、兴安、刘先生三个商量后先画了个草图,在老宅原格局外增加东跨院做教员居所,后身起三间草寮给留宿的学生住并建公共伙房、茅房。

    原有的两间厅堂扩成四间,加瓦、增高、披砖皮,当校舍用,前脸院落扩大两倍围起三尺石墙。

    方案得到众人一致认可,老郑先带着他的四个徒弟进驻工地丈量、计算,忙活了几日。

    老宅的院子里搭起席棚、摆桌子,开始选工。说好每天管两顿饭,另给一角工钱,这么好的条件当然令那些两手闲着发痒的男人们趋之若鹜。

    本地和外地人各占一半,又定下七名零工。族里请风水先生看了地,相了草图又选了吉日,一切无碍!

    五天后的一个中午,大家都吃饱饭,由郑工头领着朝鲁班爷进香、磕头,工头从徒弟修二手里接过一碗米酒,走到院子中间用石灰粉画的圆圈前,据说这里是学校最主要建筑的中心点。

    他把米酒喷洒在圆圈周围,然后请陈寿礼过来用铁镐象征性地在圈内敲了下,然后众人一阵欢呼,工程正式开始!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全星际都对我写的文真香了 大国崛起:穿越古代当皇帝 民间所有小故事集 全民:双生牧师 渣了疯批男主后,他黑化回国了 风起云随 快穿:手握生子丹,男主为爱献身 排核污水,我哥斯拉上岸教你做人 大千世界之重瞳临世 山晋江湖,我全家都是黑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