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重生后暴躁少年被我欺负哭了 仙法宝典 开局召唤:我竟是幕后黑手 绝世太极 在线征婚!渣前夫太能干了 巫师纵横诸世 民国:拥大佬入怀,做港城之主! 穿越之小农女的幸福生活 四合院:开局让贾张氏入监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第五百六十五章 寿宴(1) (第1/2页)

    丝竹管乐之声在耳畔悠扬的响着。

    赵煦缓缓睁开眼睛,看向了坐在自己身前的身影。

    “母后!”他从床榻上醒来。

    睡前的记忆,在脑海中浮现。

    献俘礼、太庙、祭祀……

    于是,赵煦自嘲的在心中道:“朕的身体在生理上,还是太小了啊。”

    没办法,他虽然一直有在努力锻炼,注意营养均衡。

    可是,他终究还是太小了。

    身体实在难以支持长时间的高强度政事活动。

    所以,勉强在太庙主持完了祭祀后,登上回宫的撵车,就实在撑不住,在撵车上睡着了。

    他隐约记得,一路上是向太后抱着他回宫的。

    向太后伸手握住赵煦的小手,微笑着道:“六哥醒来了?”

    “嗯!”赵煦点点头,问道:“儿臣睡了多久了?”

    “不久,也就一个多时辰。”向太后微笑着问道:“六哥可要用些膳食?”

    “嗯!”赵煦点头。

    于是,一直在向太后身后小心翼翼的侍奉着的文熏娘便盈盈一福后,从殿中取来一盅早就已经熬好了的肉粥,向太后接过来,拿起一个瓷勺,先吹了吹肉粥,然后尝了尝味道,才对赵煦道:“六哥,且尝尝母后煮的肉粥味道。”

    赵煦当即乖巧的张开嘴巴,任由向太后,一勺一勺的喂着他。

    很快,一小盅肉粥就吃的干干净净,他拍拍肚子,对向太后开心的道:“母后煮的肉粥,最是好吃,不像冯景那厮,总是差些味道,叫儿臣吃不爽利!”

    向太后取出一块手帕,给赵煦擦了擦嘴角的粥痕,笑着道:“母后的肉粥,哪比得上御厨的大厨们?”

    赵煦答道:“御厨们只是手艺精湛而已,空有其术罢了,怎及母后亲手为儿调羹熬煮的吃食?”

    向太后顿时就被感动了。

    这个孩子,每每总是能说出这样的,让她深感满足、幸福的话。

    所以,尽管她其实不太喜欢与人争执,更讨厌勾心斗角。

    但为了这个孩子,她坚持了下来。

    不止风雨无阻的参与听政,哪怕有时候身体不舒服,也会出现在庆寿宫。

    更是会看几乎所有的重要人事任命、升迁。

    只能说,这就是母爱的伟大。

    赵煦微微低头,问道:“母后,庆寿宫的寿宴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向太后笑起来:“现在,姑后正在受群臣之表呢!”

    赵煦哦了一声。

    大宋制度,帝后圣节,群臣都要写御制诗来称贺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又是个爱面子,喜排场的主。

    去年,因为赵煦的父皇驾崩,所以没有收到御制诗。

    今年,终于有机会了,可不得好好看看?鉴赏一二?

    向太后却接着说道:“吾方听说,集英殿说书苏辙,写了一封颇为应景的御制诗,博得了满堂彩呢!”

    “苏辙诗赋,自是不俗!”赵煦点头颔首。

    到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
    文章诗词,自不弱人,事实上,要不是苏轼的光芒太耀眼。

    苏辙的文章,单拿出来,也可以秒杀掉无数人。

    旁的不提,单单是苏辙年轻的时候,写给韩琦的那一封拜帖,就堪称中古年轻人拜谒贵人的范文。

    想进步的官员,都该去看一看,认真学一学,什么叫不卑不亢,如何吸引领导的注意力,怎样拉起领导的好奇心。

    “如今殿上诸臣,还在奉诏赋诗,六哥可要去看看?”向太后问道。

    赵煦摇头:“儿臣年幼,哪懂什么诗词,还是不去献丑了,与母后在此多说说话吧。”

    虽然赵煦的诗词水平不差,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也很高。

    但,自从在庆宁宫醒来后,他就一直在刻意的向外界传递一种——朕不喜诗赋的态度。

    在经筵上,群臣赋诗,他也从不做点评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微妙的政治宣言。

    向太后自也知道,于是道:“那母后便陪六哥在此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母子两人便在榻前,开始聊起了家常。

    这也是赵煦暑休后经常会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他有没有空,就会到保慈宫中,与向太后说话,甚至抽时间陪她散步、赏花。

    每隔三五天,更是会到保慈宫中住上一阵。

    尤其是六月过后,旱情开始缓解,出现雷雨天气时,赵煦总会到保慈宫中,陪着向太后。

    细节上,几乎做到完美。

    赵煦的嘴巴,又特别甜,总能时不时的说些‘至孝’、‘纯圣’之语。

    所以母子感情,非但没有半点疏离,反而更加亲密。

    母子两在庆寿宫的内寝说着话的时候,庆寿宫正殿上。

    大臣们所上的御制诗,已经宣读完毕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,听着那一首首吹捧、赞美她圣德与慈恩的诗赋,也是笑的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于是,诏赐金银有差,并选了她最喜欢的几首御制诗,命人装裱起来,打算将来仔细欣赏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太皇太后身边的内臣梁从吉,蹑手蹑脚的进了帷幕,小声的报告:“娘娘,礼部言,四方称贺之使,都已准备好了,乞娘娘旨意,看何时安排入殿称贺?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这才终于想了起来,对她身边侍奉的粱惟简问道:“梁押班,派人去看看,官家可醒来了?”

    “诺。”粱惟简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娘娘、大家四方使者将要入殿称贺了。”粱惟简到了内寝,远远的看着帷幕内的人影,便在帘外禀报。

    向太后便握着赵煦的手,道:“六哥,还是不要让各国使臣等候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!”赵煦起身,便在向太后身边的尚宫张氏带着的女官们服侍下,穿上了素白的天子常服,然后母子两人便在燕援率领的御龙直的簇拥下,出了内寝,通过回廊,来到了正殿的帷幕中。

    “新妇拜贺娘娘生辰。”

    “孙臣拜贺太母生辰!”母子两人对着太皇太后拜贺行礼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今天是很高兴的,当即道:“太后、官家,快快起来。”

    向太后和赵煦自是又拜了一拜,才起身。

    向太后自端坐到太皇太后右手边,而赵煦则坐到了两宫中间的一张坐褥上,隔着帷幕,看向帘外的群臣。

    此时,群臣早就已经起身,持芴相迎、迎接赵煦升座。

    等他坐下来,群臣才次第落座。

    接下来,自是冗长而无聊的各国使臣称贺环节。

    按照大小远近以及与大宋关系亲疏不同入殿称贺。

    从辽使开始到西南五姓土司结束。

    这没什么好说的,大家都是体面人,在这样的场面,尤其体面。

    哪怕是党项人也会在这样的场合,给足面子,乖乖的按照着两国议和的条款,以‘夏国王使’的身份,向大宋太皇太后称贺、上表。

    赵煦所需要做的也仅仅是机械式的回应几句,程序化的来来回回讲那几句话。

    但,偏偏这样的流程,是最耗时间的。

    等到流程走完,就已经要到黄昏时分了。

    按照惯例与传统,太皇太后在这庆寿宫中赐宴,招待宰执元老宗室外戚大将以及各国使者。

    老实说,大宋的宫廷宴席,也就是菜品丰盛而已。

    论味道、口感,只能算一般。

    特别是牛羊肉,处理的极为糟糕,有很重的膻腥味。

    而且,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我开玩笑,青梅校花偷拿户口本? 钗头凤,幻梦缘 婚礼现场,我和全家断绝关系! 巴啦啦:双子星公主在我家 大头和豆包 我有一个破碎的游戏面板 嫁权臣 如懿传:嬿婉如春 剧情全崩,她边谈恋爱边修复位面 穿越综武:我不是渣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