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当我在规则怪谈里开始叛逆 穿书,八零发财致富女配要当家 隐秘的逆袭 诸神愚戏 方舟的远方来客 抱着大嫂,我教大哥黑吃黑 快穿:我在清朝当宠妃 道友!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 老祖宗下山,豪门八卦多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52章 朱有焱 (第2/2页)

“他是这次的统帅,如此的攻击,必然是要赏赐一番,赏无可赏了,就来一些虚的吧,就算你不赏赐他劳务,都不会说些什么的,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都依你吧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第二大功臣蓝玉,你怎么看?”朱元璋问朱标。”

    “蓝玉这个人打仗不怕死啊,陷阵冲锋,领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,但是老一辈的人还能压得住他。”

    “你能压得住他吗?”朱元璋问。

    “手拿把掐。”朱标这点自信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“这一次,他奉朱林的命令诱敌深入,斩掉了纳哈出三分之一的精锐,你说给他一个什么赏赐?”

    “封一个国公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他的功绩也值得上一个国公,就封他为梁国公吧,他毕竟是常遇春的妻弟,也算是半个皇亲,有他的支持,你日后这个皇帝可以坐的更稳。”

    “解决了封赏问题,还要治理一下新得到的土地,这一次拓土千里,使得大明的土地增加了三分之一,山海关外土地全部成为了我大明的国土,这些土地之前答应封赏给老五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老五如今也没有想要就藩的意思,不如也设三司管辖吧。”

    三司就是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政务,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,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,权力一分为三,三个衙门之间,互相的不能管束,同样的,他们不能管藩王,藩王也不能管他们。

    “可以,不过担任这些边境大官的人才,一定要仔细的选拔,可不要整几个废物上去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这些土地成为大明的国土,就要换一个名字,就叫蓟辽行省吧,从今日开始,我大明就有十五个省了,而不是十四个。”

    “之前不是说让文官想要出去多历练奔走吗?就以这个理由让他们四处布政考察,如果做的好的话,便可以成为封疆大吏,画一个大饼,骗骗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办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想好了怎么对付那些文官,但是想要把他们放出去,也要一批一批,但是有的官员现在我就忍不住要收拾他们就打板子吧,赏赐庭杖。”

    对于那些讨厌的文官,朱元璋真的是一秒钟都不想多忍。

    当即命令侍卫将宫门外面跪着的人抓住,按在大街之上扒光裤子,拿起庭杖,便是一顿板子,打的半死,然后扔出去。

    朱元璋心里很清楚,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,这些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绝对不能受到薄待,当即召朱林回来,在武英殿之内犒赏百官将领。

    有功绩的全部加官进爵,这其中获得利益最高的是蓝玉。

    虽然兵权不能掌握在这些将士的手中,但可以给他们分一些光禄大夫等的荣耀之称,让他们多领一些钱粮,也算是朝廷的诚意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封蓝玉为梁国公,武英殿中的高级将领纷纷抱拳敬酒表示祝贺。随着气氛烘托了起来,朱元璋摆了摆手,示意安静,旁边的太监王景弘站了出来继续宣读圣旨。

    “汉王朱林,剿灭纳哈出,女真以及瓦剌,杀敌百万安定四方,为我大明拓土千里,赐封东北王,封地岭北和蓟辽。”

    在场之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,朱林早在很多年前就说过,不能分封藩王在大明内部,而是需要藩王出去领兵打仗,自己打下来的土地才能被分封。

    朱元璋如今分封的土地也太大了吧?岭北行省和蓟辽行省可是相当于半个大明那么大了,虽然那里多是苦寒之地,地广人稀,没有多少人口,但是实打实的土地就有那么多。

    “怎么各位将军?是不是有什么意义呀?有什么意义就说。这里如今畅所欲言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没有,这些土地都是汉王打下来的,分封给他也是应该。”刘伯温说。

    有了刘伯温的带头,很多官员也开始应和,即使李善长和胡惟庸的脸上并不好看,也知道如今不能和风头正盛的朱林作对。

    一同道喜,但是明眼人看出来,他们极不情愿,显然没有走心,但是朱林并没有放在眼中,因为不在一个档次。

    “加汉王九卫为十三卫,驻守岭北蓟辽,特此剑履上殿、入朝不趋、赞拜不名特权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我能拥有的吗?萧何三件套啊。”朱林虽然嘴上说着不要,但是身体依旧很诚实,他还是立马接旨了。

    麻了,百官真的麻了,朱林像是什么都没有被赏赐,但是好像什么都赏赐了。

    洪武十一年正月,可儿生下一个儿子,朱元璋知道了,命令燕王妃张氏扶养,赐名朱高炽。

    朱林故意让锦衣卫知道的。

    洪武十一年二月,汉王妃,临安长公主朱镜静怀胎足月产下一子。

    朱元璋大喜赐名朱有焱。朱林的到来顶替了原本的五皇子周王朱橚的辈分排名。

    他子孙辈分分别是,有子同安睦,勤朝在肃恭,绍伦敷惠润,昭格广登庸,当然了,如今被他强化改造之后的大明,能不能让他的子孙传承二十辈,可就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洪武十一年冬。

    “父皇,自从老五的天工局发明出了温度计以后,这些年以来,我发现大明的冬天越来越冷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有一种温度计,可以监测温度。全国各地分发之后同时记录,最近几年,发现每年冬天的气温越来越低,而且逐年呈下降的趋势,并且没有回转的情况发生,这极不正常。”

    “气温越来越低,会如何?”朱元璋问。

    “冬天气温低,不要紧,就害怕全年的气温偏低,如果气温太低的话,可能会影响粮食的收成,发生了灾年可就大事不妙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,气候变化还不算太大,这五年以来,大明的温度大概平均降低了0.3度左右。”

    朱林知道大明要不了百年,便会进入小冰河期,气温会越来越低,粮食大幅度的减产,如果是未来科技发达的世界,自然是不怕,但是对于经济程度很低,依赖农作物的农业封建社会,气温逐年降低,迟早会导致灾难的降临。

    社会动荡甚至是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其实小冰河期全年的温度只会低1到2度,但是每年冬天会有寒潮来临,平时不会降雪的的福建,广东等地都会大雪纷飞,冰面结冰,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
    “面对这种事情,我们该如何解决呢?总不能坐以待毙吧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没必要如此担心,这只是一个趋势等真正的小冰河期来临的时候,才是全国飘雪,这是天灾,人力无法抗拒,我们只能提前预防。”朱林解释。

    “父皇,我多一句嘴啊,日后大明灭亡的原因也和小冰河期有一定的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嘿…老五,你如今提前说明了,是不是有应对的办法?”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我可不是来贩卖焦虑的挑明问题,把问题抛给大家,这是在贩卖焦虑,但是如果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,那可就不一样了。”

    “小冰河期有的地方会达到零下40度,即使是岭南都会飘雪,何况是岭北呢?”

    “想要应对小冰河期,必须要做三件事,第一件事情就是冬天的保暖,第二件事就是粮食的保证,第三件事情就是封锁消息,不要让人有所恐慌。”

    “说一说你的具体措施。”

    “首先是保暖,父皇,您之前做的很对,留出一定的田地,用来种植经济作物棉花,如今有了土豆和红薯,这两种比较耐寒的口粮,我们可以更加扩大棉花的种植地。”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我做炸弹,如今需要硝化棉,棉花也是重中之重,之后要将棉花列入到战略物资的范围之内,严加管束。”

    “好,这个依你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储备足够的棉花和棉衣以外,还要生火,如今度过冬天需要木炭,木炭这种东西产量很低,而且有烟,最重要的是烧的时候也不见得有多暖和,我发明了一种新的东西,叫做蜂窝煤。”

    “将从山西矿洞里挖出来的煤渣捣碎和黄泥混合在一起,将其点燃便可以长时间的发热,效果可是木炭的数倍,而且更加的便宜。“

    “如果这种东西大加推广,那么冬天将不再会有人冻死。”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我们应该培育耐寒作物,即使在气温降低的情况下,也不能让粮食减产,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培养和努力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达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封锁消息最简单,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,我有新的建议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前两年不是一直在针对倭寇建造大型的舰船吗?如今想来也已经全部完工了,我准备分出一半的舰船运来训练强大的大明水师,剩下的一半舰船去探索外面的海外世界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大小战舰将近百艘,按照你之前制定的排水量大小,海水量五百吨以上的有五十艘,还有三艘排水量在两千吨,那是铁甲旗舰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上面安装着口径六百的巨炮,那威力简直就是开天辟地呀!”朱元璋兴奋的说。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穿成炮灰反派,想活命先带娃 综影视:六界三千男神等我救 恶毒大小姐的新宠 穿越后,侍妾苟在王府养包子 文道风流 快穿虐渣男后,我深陷反派火葬场 东京太太:睁眼撞上丰满太太 开局一分钟BO5,我冒充中单 斗罗:卷王开挂带飞七宝琉璃宗 穿书之渣男靠边站,别打扰我吃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