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大汉扛纛者:一人一刀镇守一城 镇国少帅 人在综武写日记,侠女们崩溃了 万域第一剑 光棍修仙传 我的21克 凌旭主宰 剑神王 舔狗一身反骨,稳拿白月光剧本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4章 姜三爷来了 (第2/2页)

在林月身后走了。

    看着林月和袁老板离开的背影,正房里两个老爷子愣怔地坐着,曹姜氏也没有回过神来,三个人都不说话。这也太戏剧了吧?刚才老爷子还要求林月将种药材改为种粮食,刚才姜三爷还说哪个傻子才会要你种的药材,话音刚落,那个傻子袁老板就上门来签收购药材合同,药材还没种呢,白花花的定金银子就送来了,这是怎么一回事?事情的反转令两个老爷子转不过弯来。

    好一会儿,老爷子指指桌上的茶盏,对姜三爷说,亲家喝茶。姜三爷端起茶盏,吹吹茶水浮沫,尴尬的喝了一口茶。老爷子为了缓和气氛,轻轻叹口气说,我们都老了,林月做的事情我们都不懂了。他们对林月的行为不懂,但袁老板懂呀!任何时代的生意人,对市场信息都比旁人更加敏感,袁老板作为生意人,这段时间收购林月的牛宝,收购药材,他就对林月的为人和精明了如指掌,现在林月又在曹家山种药材,人工种植药材的行动前无古人,袁锦相信这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商机,抓住商机就是抓住了银子。所以,他从曹家山一回来就迫不及待跑来要和林月签合同。

    就这样,袁老板与林月签了这个时代的第一份期货合同。

    刚才袁锦的出现,就像给姜三爷脸上啪啪打了两记耳光,姜三爷只感老脸发烧。两个老爷子坐在正厅不能再议论林月种药材的事情了,他们只好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话。正说着,袁记药材行来了一个伙计,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大礼盒,他将礼盒恭恭敬敬放在老爷子面前,向老爷子行了礼,说袁老板因为走得急,没给曹老爷送礼物,甚是不恭,这是袁老板送给老爷子的礼物,感谢老爷子对袁记药材行的关照,请曹老爷收下。放下礼盒,伙计就走了。

    老爷子打开礼盒,盒子里除了装着仓西县最好的两种点心,大礼盒里面还有两个更加精致的小盒子,一盒装着顶级的两个天麻,另外一盒装着一棵手指般粗细的野山参。老爷子看着这些名贵的礼物,眼眶湿了,他知道这是在享受自己小儿媳的福呀!

    姜三爷看见亲家满脸的幸福状,他的心里也就五味杂陈。今天专程到曹家,原本是想看看林月吃瘪的,结果没看见林月吃瘪,却看见袁老板亲自上门与林月签合同,又看见袁老板送给老爷子那么贵重的礼物,他心里就更加郁闷。

    待林月签了合同回到正厅,姜三爷就装作关心的样子,问起曹家文读书的事情。老爷子说起曹家文读书的事就一叠连声的叹气,姜三爷听着老爷子的叹气声,扭曲的心态这才得到一点满足。人说不要在人前说别人不高兴的事,姜三爷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直戳老爷子的痛处,他就像茶馆里被开除的伙计,哪壶不开提哪壶。姜三爷故意不断夸赞着姜家村一个名叫姜祖飞的书生,说姜祖飞看书一目十行,过目成诵,五步成诗,是名符其实的神童。姜三爷夸赞姜祖飞是神童,那表情就像姜祖飞是他亲儿子一样的傲骄。姜三爷说,姜祖飞今年乡试必定是第一名。说完,用惋惜而同情的表情看看老爷子,说家文与姜祖飞相比,就像跛子追贼,越追越远。再斜眼看林月,腹诽着,你以为袁老板签合同还送礼,你就很牛!你再牛逼,但曹家文却很窝囊。

    因为嫉妒,姜三爷对曹家文读书不中用的事终于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平衡。林月心里明白,那个名叫姜祖飞的人读书厉害,关你姜三爷鸟事,说姜祖飞,无非是姜三爷用姜祖飞读书厉害的话含沙射影,恶心老爷子和林月罢了。不过,姜家村有个神童名叫姜祖飞,倒是给林月留下了一些印象。

    今天早上曹家文起床的时候,林月也醒了,她觉得身子懒懒的,就没动弹。看见曹家文穿好衣服径直进了书房,林月不禁皱了皱眉头。她曾经偷偷看过曹家文写的文章和诗词,明白了老爷子为什么对曹家文读书的事感到忧虑,也认同了曹家文不是读书的料。虽然曹家最近几代人的日子都过得不错,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出过读书人,没人中过举,也就没人被朝廷拜相封侯做官。好不容易发现曹家文喜欢读书,老爷子以为他这房人终于有了封侯拜相的机会,所以曹家文在官学读书读了多年,老爷子砸了不少钱为曹家文买书买笔墨交学费,哪里知道,曹家文只是痴迷读书,并不能将知识转化为举一反三的学识,写出来的文章和诗词歌赋样样都很平庸。考了好几年的秀才,次次榜上无名。曹家文除了痴迷读书外,对待处理其他事情几乎像个白痴,老爷子只能哀叹,曹家文读书把人读废了,老爷子投进去的钱也白废了。

    老爷子发现曹家文不是读书中举的料以后,好几次都骂着儿子,既然你不是读书的料,就不要再在读书上虚度光阴,儿子还年轻,让他抓紧时间学习经商务农的实体操作还来得及,不然,曹家文考不上秀才,又误了学习经商务农的本事,曹家岂不又要出一个曹希柏!想起那个穷困潦倒的曹希柏,老爷子的头上就像有一座大山压着。

    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曹家文是考不上秀才的,但曹家文自己却信心满满,将爹的责骂和别人的嘲讽全都当做耳边风,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吧!他考秀才的意志坚如磐石,除了风雨无阻天天坚持到官学读书外,只要在家,就会足不出户,我行我素,坚韧不拔,每日闭门苦读。

    林月在疼惜曹家文的同时,又觉得曹家文潜心读书很不容易。自从她与曹家文成亲以后,曹家文虽然对人处事木讷,在夫妻感情上也是一个典型的直男,但曹家文对林月至少没有恶意,也没做对不起林月的事。人说一日夫妻百日恩,林月就决定要帮助曹家文考上秀才。帮曹家文考上秀才,不仅解除了老爷子的心病,对曹家文对自己都有好处。

    但要怎么帮呢?中国的考学制度已经形成了上千年,从唐朝到宋朝一直到明清科举的八股,早就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法律制度。硬考?肯定不行,因为曹家文只会读死书,不能融会贯通;作弊?更不行,考场纪律自古以来都是很严格的,连考生的姓名都采用密封,文章誊录的方式,一旦被发现作弊,会导致当事人终身不得进学和做官,风险太大;替考?也不行,替考花费的银子很多,而且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....。林月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都被自己一一否定。突然灵光一闪,我有“电脑”,为何不在“电脑”里查一下今年的考题,知道了考题,又知道了今年考中秀才的文章,剽窃一下不就行了!

    剽窃或抄袭,自古有之,并不是林月的发明创造,但剽窃或抄袭都是后人剽窃抄袭前人的,绝对不可能发生剽窃或抄袭同时期的,除非是考试的时候被同桌偷看,但这个时代为了防止作弊,考生的考位都是独立的一个个格子间,没人有同桌,没同桌就不可能发生被偷看。

    林月兴奋起来,告诉莲儿不要打扰她,关上卧室的房门,坐到窗前的书桌边,闭上眼睛,开始通过意念打开大脑里的“计算机”。

    轻车熟路,“电脑”很快打开了,林月输入今年的乡试考题索引,屏幕上出现了《周易》中的一段话,“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”。这是什么意思?林月再看看解释,原来说的是君子身处安全,而时刻不忘记危险,生存而不忘记灭亡,安宁但不忘记混乱,这样才能安身立命,保家卫国。林月心想,这个考题不错,道理浅显易懂,居安思危是任何时代都应该作为座右铭的。

    再查仓西县考生情况,又出现了仓西县片区乡试第一名的文章和这人的姓名。这人的姓名林月好像在哪里听说过,不过,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人写的文章。林月点开文章认真看了一遍。她对文言文不甚了解,对文章的好坏当然也无法评判。既然是第一名,当然是最好的。看看文章的影印件,字写得很好,卷面也很整洁,几乎没有一点瑕疵,林月决定将这篇文章抄录下来,但问题来了,植入到林月大脑里的芯片只是阅读模式,无法一边看“电脑”一边用手抄录文章,因为她不能分心,一旦分心,“电脑”就死机,一死机就只能重新开机。

    她只能用笨办法抄录文章,背诵一段,停机,将背诵的内容抄录下来,再开机,再背诵一段,再停机,将背诵的内容抄录下来.....,如此这般循环。对文言文功底很差的林月来说,背诵一篇用文言文写的文章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,不仅背诵起来拗口,而且要尽可能不出现差错,最好是一字不差,所以进度很慢。好在林月前世是个学霸,也是个不惧怕困难的好同志,她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足足用了两天时间,才将获得第一名的这篇文章抄录下来。

    林月看着桌子上那张写着歪歪扭扭文字的纸哭笑不得。她在前世几乎没有用毛笔写过字,现在没有铅笔钢笔,只有毛笔,所以她抄录的文字笔划有粗有细,有的像鸡爪,有的像螃蟹爬,甚至好几个字她自己都不认识,只好打开电脑再核对。

    取过另外一张纸来,林月将文章一笔一划重新抄录一遍,虽说字体仍然写得很难看,但终归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。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上恋综爆火后,禁欲大佬发狠吻我 我,杰格,最强宇宙恐龙! 侯府这吃人地狱,嫡女正在血洗中 全民转职:此即智慧之殿堂 重生大明:这位子就该我来坐! 拒绝践踏天之骄子 兔仙传 九洲丹香厨圣 狂仙出狱 我把灵魂卖给恶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