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综武:偷看我日记,林诗音要退婚 D级公民 逼我嫁病秧子?我转身撩京圈大佬 万古荒凉 立地成圣,专杀气运之子 长相思:相柳乖有我在 NBA超级巨星 六零漂亮医生,重生改嫁最野军官 变身倾世长生仙,我以医术救世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第36章 农时 (第1/2页)

    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,这两个国家,都是农业社会。

    而在农业社会,有一条铁则,那便是农时不能耽误。

    作为农业社会,农时是极其重要的。

    因为,耽误了农时便意味着,一年里面,都可能没有粮食产出。

    在古代社会,粮食便是绝对的硬通货。

    战国时期,尽管各个国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货币体系,但是以物易物这种现象,依然还在频繁发生着。

    而众多交易物品当中,粮食可以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存在。

    而对于农民来说,粮食也的他们为数不多可以和其他人交换其他物品的东西。

    对于古代社会来说,你可以缺钱,但是不能缺粮。

    而现在的情况是,赵国把大量军队投放在长平战场,为维持军队西作战,又把大量民夫牵扯进了战争当中。

    赵国此时,或许暂时还不缺粮食。

    可如果,不尽快结束战事,那么,问题就大了。

    因为大量人力被牵扯在长平战场,赵国接下来的农时势必受到巨大影响。

    为什么秦国和赵国都选择在七月份增兵换将呢?

    这其实和当时的农业生产有关系。

    战国时期的主粮是小米和大豆。

    而在北方,小米一般是六月份播种,在九月份到十月初这段时间收获。

    而大豆在北方的播种时间一般是五月份,而收获时间,同样是九月和十月份。

    如果这样一看,再结合长平之战的情况,那么,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秦,赵双方选择七月增兵,并在不久后展开决战,是因为农时的缘故。

    长平之战是四月份开始的,此时,秦,赵双方虽然已经开战,但是,投入的兵力并不是特别多。

    可以说,先期的长平之战,秦,赵双方都没有倾尽全力,这是因为,四月份是春天,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,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都需要进行春耕。

    在这种时候,就算要开战,也会尽可能减少影响,所以,秦国和赵国都没有选择倾尽全力开战。

    而是,只投入部分兵力。

    这样,虽然会有影响,但是,战国时期的战争动员能力,使的秦,赵两国是有能力维持这种状态的。

    而在七月双方增兵,则是因为,此时小米和大豆已经播种完毕,耕种已过。

    此时,正好可以调动更多的人力。

    所以,算上秦,赵两国完成粮食播种,并集结军队的时间,差不多便是七月份了。

    至于说,为什么要着急忙慌的发动决战,是因为,再拖下去,粮食的收获时间要到了。

    长平之战赵国换将的时间大约是七月下旬,赵军被围四十六天。

    也就是一个半月。

    长平之战结束时间大约是九月末,撑死十月初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长平之战的决战时间是八月份。

    如果赵国没有被击败,那么,按照赵国的预料。

    八月,赵国和秦国决战,双方花费一定的时间决出是胜负。

    不管长平之战的最后结果到底是秦国赢,还是赵国赢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,战事应该都可以在九月份结束。

    这样,长平战事结束以后,如果及时解散军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拒绝践踏天之骄子 兔仙传 九洲丹香厨圣 狂仙出狱 我把灵魂卖给恶魔 住大院,八零辣妻发家致富日日忙 虹色年华 京港往事 饲爱 夜色尚浅:灯火阑珊夜未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