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不知微醺 穿成九尾狐后,我被仙尊宠上天 重生之懵逼人生 穿成婆婆,她带着全家翻身 架空:从抽卡开始争霸天下 见面一张卖身契,仙界全是我小弟 世子爷,这外室又在给您画大饼! 疯批娇妻一枝花,军官面前我当家 魂穿异界变妹妹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24章 北狄帝师 (第2/2页)

说道:”先生有六问,颂佛只有一问。“

    “问剑道。”

    “问剑,问剑道,一字之差,相隔万里。说得好啊,陈北玺以前真小觑你了。”

    负剑男子不光在琴剑山庄,在北狄王庭也享有盛名,荀诩如此深得女帝器重的权臣,一双大手几乎覆盖了王朝所有暗中行走的血腥侩子手,近十年中曾多次被菩萨蛮找上门来问剑,有皇庭权贵戏言蛛网这些年能够不断完善,多亏了黄颂佛擅长找寻瑕疵,查漏补缺。菩萨蛮是个剑痴,却不是个无趣的人,世间行当三百六,除去农、工、商、仕这些正行,都有所涉猎,不过最后都融于剑术上,外界称黄颂佛剑痴,名副其实。荀诩对于这个屡教不改连北狄女帝都震怒的仇敌,评价不低,说菩萨蛮的金缕剑气,仅是流露修为七八分,因为他允许自己功败身退,并不是抱着一命换一命的想法。许白年轻时说北狄无剑,嵇遂从陈北玺手下逃出冰原以后,也不合时宜放话北狄果真无剑,北狄本以为琴剑山庄大当家菩萨蛮会拦截口出狂言的天机阁大弟子,不说将其性命留下,至少也要他收回那句话,但菩萨蛮让人人大失所望,始终没有露面,看来在此人眼中,护送老书生赶赴北边皇宫,比任何事都要重要。

    吴莲英身形愈发卑微,加紧步子。

    北狄皇宫主殿前有青琅玕玉阶九级,一位面容冷峻的妇人高高站在台阶之上。

    旷古烁今,唯有这一名女子,龙袍加身。

    老书生笑了笑,“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马上就要面圣,跟天底下最传奇的女子面对面,老人竟然还有闲情逸致转头道:“黄颂佛,今日后,你分别去一趟大秦南楚,总不能北狄南楚尽知许白,大秦南楚却不知北狄菩萨蛮手中金缕。”

    菩萨蛮点了点头,几乎同时跟大太监吴莲英一起止步,不再上前。

    老人继续往前,收起笑脸。没有朝那位皇帝陛下行跪拜礼,而这名以雄才伟略着称于世的女帝也未怪罪,只是也未走下台阶,一步也没有。

    耶律玄机抬头与她对望。

    女帝面容苍老,眉眼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华绝代,身侧无人搀扶,茕茕孑立在台阶正上方,眯眼望向那个当年得了御令准允远走五年的宰相。沉默许久,她总算展颜一笑,开口说道:”这些年,朕都已按你临走前的要求安排妥当,开始?“

    老书生身材本就高大,点头以后,走上台阶,浑身气势一变,有股子睥睨天下之势。

    耶律玄机摘下泛黄书箱,大手一挥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将近两百位手捧长缎如画轴的宫女太监鱼贯而入,在宽阔广场左右两侧屈膝呈放缎画,低头倒退行走,各自拉起一条长幅。

    女帝内心泛起波澜,眯眼望向广场。

    长缎成巨画。

    北狄和大秦南楚三朝地理版图,细致到囊括到每一座军镇兵力划分每一条山川河泊。

    天下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天下尽在脚下。

    女帝重重踏出一步,走到了第八层台阶上,俯视天下,可她的野心,岂止是看遍天下?

    三朝锦绣河山。

    雄伟壮阔。

    北狄王朝以黑底写白字,大秦以白底描黑字,南楚以红线编织。

    三足鼎立。

    耶律玄机打开书箱,拿起一根长竹竿和几块黑炭,不讲究礼节,一屁股坐下,抬头缓缓说道:”陛下暂时不需要下台阶,今日容我先说说天时地利人和,明日再细说我这些年在中原南疆见识到的地理风俗人治下的景象。第三天说三朝边境,仅是解燃眉之急。第四天说我朝日后方针,怎样收拢士子民心。第五日说如何吞北境占河西,第六天说矛头直指大秦帝京,第七天讲坐拥天下之势后该如何鲸吞南楚。第八天,再说如何治理万里江山。“

    饶是女帝经历大半辈子风雨跌宕,听闻此等气吞天下的豪言壮语,也不禁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她缓缓走下一级台阶,也学宰相耶律玄机席地而坐。

    老人先放下稍后会用作点睛之笔的木炭,双手驻在这些年跋山涉水的竹竿上,早已摩擦得泛白,望向广场上,平静诉说道:“天下大势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春秋初定,大秦王朝灭去三国,坐拥天下权胜之力,携定鼎中原之势北征我朝,看似势不可挡,然不知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天时有尽,人力亦然,大秦疲军伐北,北狄虽可以逸待劳,但彼时陛下初登九五,朝局不稳,便不惜以身涉险,好歹争取了一个殊为不易的不胜不负。不过北狄地理与中原大有迥异,致使四十万甲兵水土不服,加上大秦先帝李渠忌惮梁衍已久,生怕龙骧铁骑以虎吞狼,灭去北狄以后,当年梁衍不想划江南北而治,此时却能成事,可见老秦王李世心胸之广阔,远迈前朝,并肩王一说,绝不是空口白话。这便是我与陛下说的第一个道理,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终究不如人和。”

    “一国凭仗,不在据有天险,在人心。人心难定,民心难测,百姓自古随波逐流,可以重视,却不可盲目。春秋士子依附北狄,于北狄而言,乃祸福相依,不得不细察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在天下各地游历,记住各色人物两千六百一十三人,一个个说来,品性家世心性,各有粗略,请陛下找女官一一记录在册。”

    “一农可耕地二十亩,收米两石或三石,以两石居多,亩以一石还主家,五口之家,日食一升,一年则食米十八石,食盐三十六斤,一斤盐价八十文为中,此外衣着嫁娶走动生老病死等,皆需费用。若遇天灾,则捉襟见肘。老臣所讲述还只是江南嘉湖流域以及西蜀帝国粮仓所在民情,其余等地,类似鼠疫洪灾频发的南楚州县,常有饿殍浮野,成家而生子不举,更是多见,大批居无定所之人,流离世间。大秦王朝所谓的海宴清平,水分颇多。”

    “大秦王朝人多粥少,已有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现象,官员不得世袭,吏则不同,世世代代皆为本地人,不出百年,皆要蛀虫成灾,大秦必定千疮百孔。苏仪之急,诸多仓促政策,在于人走茶凉,主少国疑,他身在其位,不得不急。”

    “我拣选布商官商海商三种为陛下细说大秦财税。”

    “龙虎山偏安一方,武当香火凋零,陛下应尽快令国师玄武真人着手编撰万卷《道藏》,让清德宗一跃成为天下道教执牛耳者。”

    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我朝灭佛一事,陛下切不可心急,可以灭禅宗大佛,却要立起密教小佛派。”

    天下事,事无巨细,北狄宰相耶律玄机娓娓道来,不分昼夜,女帝除了第一天坐在台阶下,第二天便走下台阶,跟在老人身后走走停停,脚踏锦绣江山之上。夜色降临依然不曾停歇,灯笼高悬,灯火辉煌如白昼。一日复一日,两人吃食随便或坐或蹲在巨画之上,女帝甚至挂起一只步囊,装满温水和食物,老人若是口干舌燥,不用说话,伸手便可向她索要。万里山河,每过一境就要在画面圈起一点的北狄宰相已经不知用去多少木炭,五指夹缝漆黑,每次匆匆洗手,水盆尽墨。

    女帝一袭龙袍宽袖长摆,走起路来十分不爽里,到后来她干脆随手拿丝带绑紧,顾不上半点皇家体统。

    七天七夜,秉烛夜谈时,女帝依然不见一丝疲态,容光焕发。

    八日满腹学识尽数相授。

    老人缓缓走出亘古以来只此一幅的恢弘巨画,站在台阶底部,女帝牵起他的手,背对万里江山,一同登上台阶,平静道:“今日以后,先生便是我朝帝师,与王同坐。”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开局荒年,农家福女开挂养家 四合院:我师父实在太厉害了 风流的村医 镇诡司,我让诡怪助我修行! 再造河山,从被女侠绑架开始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学养猫 极致之雷武魂的我被叫混子哥? 狗看了都觉得下饭 玄学大佬:三岁通吃阴阳两道 莫梓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