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系统教我一不小心成了高手 穿成未来地主家的老祖宗 恶魔蛊师 爆!寒爷怀里的小祖宗封神回归 一夜替嫁,植物人老公求放过! 火影:不小心开启玄幻大世 重生休夫:农门夫人带崽跑赚银两 绝世兵王 七零,疯批大小姐带亿万物资下乡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8章 暗探 (第2/2页)

    他看到杂物中间有铁锹,他就拿了一把,使劲地铲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不知这是事发当日陈布林为勘察地下挖的。他铲着铲着,不几他就铲到了硬土层。

    罗宋很失望。

    但他确信,这里就是无字碑曾经的存放地点。

    很显然。无字碑后来被人挪动了,或者说又被藏起来了。

    他用手电筒在杂物中间仔细查找,没有!这说明无字碑被转移了。

    没有查到无字碑,罗宋按原路返回。

    回到房顶,他小心地将檩条和屋瓦复原,这才回到地面。

    罗宋的第一次暗探收获不大。接下来,他不知如何做才好。

    但他不甘心,就一直呆在县城里。

    正值梅雨季节,淫雨连绵。罗宋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
    这时传来消息,考古队自动解散,柯岩队长因涉嫌倒卖文物,判刑一年零六个月。其他队员免于起诉。

    罗宋还想弄清那块无字碑的下落。他不是侦探,不懂得从何下手,只是不时出现在县府前的那个茶摊上。

    他有好几次看见古沛然和陈布林出入县府大门,古沛然基本上是坐他的黑色小轿车,而陈布林大多时骑的是高头大马。

    由于罗宋剃掉了络腮胡,所以陈布林有好几次经过茶摊,都没注意到他。

    这一天,天气晴朗,罗宋再一次来到茶摊,却见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老者又来喝茶了。

    他想进一步观察,以便弄清老者的真实身份。

    于是他在茶摊前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谁知刚坐下,老者就低声对他说:“古城墙上见。”

    这声音竟一点都不陌生。可见前次他的声音伪装过。

    老者说完就起身走了。

    罗宋不敢怠慢,立刻就尾随而去。

    登上古城墙,但见城墙外侧烟波浩淼,连日的大雨使城外的那条瓦埠河成了汪洋泽国。

    城外波涛汹涌,城内呢,却祥和安静,丝毫未受城外洪水的干扰。

    曾经,柯岩给他们讲述过寿县的古城墙。

    寿县古城“金汤永固”的故事给罗宋他们印象最深。

    坐落在Ah八公山下淮河和淝河岸边的寿县古城,因地处洼地,常遇水灾。历史上,有文字记载的特大洪灾,就有一百多次。

    但神奇的是,这座古城却从无内涝之忧。

    古城不被淹没的秘密,除了其高大的城墙外,最重要的是,它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洪系统。

    为避免内涝,当时的寿县先民在城内四角开挖出四个内河的蓄水塘。

    当雨天城里积水过多时,水就会被引流到蓄水塘,经由涵洞排到城外。

    同时,为解决城外洪水倒灌的问题,古城人还设计了月坝。

    当城外的水位低于城内,涵洞的木塞子就会打开,水就排到了城外。

    当城外洪水高于城内的水位,涵洞的木塞子就会封堵起来,防止洪水的倒灌。

    就是靠着这样一整套防洪系统,寿县在天灾面前一直金汤永固。

    然而,建造这样一座坚固宏伟的城,却非易事。

    北宋熙宁年间,为避战火和水患,寿县人决定在原有土城墙的基础上,重新建造一道能够永保子孙安宁的城墙。

    想要筑造一道牢固的城墙,仅有城砖远远不够,还需要大量作为黏合剂的糯米汁和高黏度的内夯土才行。

    但寿县当地并不产糯米和黏土,是降低要求还是继续坚持,古城人采取不二选择。

    没有糯米,现在就开始种糯稻。夯土黏度不够,那就利用水路从河南往这里运黏土。

    一船稻米一船土,春种秋收,舟船往复,工匠们从黑发少年变成了白发老人,穷尽一生,再将修筑任务交给下一代。

    就这样过了150多年,历经了八位皇帝,数十任州官,一道全长7147米,高9米,底宽22米,顶宽10米的牢固城墙终于落成。

    古城人用150年建造了一座城,而后世子孙又用了800年去守护这座城。

    每次洪水过后,当地的居民就会将它再次加固,精心维护。史料记载,明清时期的修缮就有29次之多。

    罗宋知道,柯岩讲的这个故事,便是五年前他随老师蔡廷祥在古城考察古城墙的真实体验。

    那时他还是一个大二学生。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系统教我一不小心成了高手 恶魔蛊师 我在精神病院觉醒盲盒系统 焕光划夜 我踢的养生足球 星际首富大小姐的破烂收藏 斗二:我,霍雨浩,最强咒术师 四合院:小厨师的幸福生活 九州当铺 阿姨比我大了十五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