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人在三体:面壁之后我开创了收容会! 幻梦黄昏海 盗墓:获黑龙血脉后,独断万古! 踏路真恒 我的江湖往事 久病成庸医 圣光大陆游记 复婚被拒当天,我闪婚千亿总裁 穿越七零,大佬携灵泉空间养俩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第一集 盘古开天 (第1/2页)

    本作品以镜头描述的方式,写实的手法,叙述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重要事件。披露人们熟知的故事和人物本来面目,还原历史真相,揭密华夏文明密码。

    故事发生时间背景:自上古神话传说盘古开天,人类起源开始,至清朝覆灭,中华民国缔造成功。分为上古、秦汉、三国、两晋、隋唐、两宋、元明、满清八个篇章。

    地域背景:上古篇叙述黄河流域,华夏文明源头。三皇分治,五帝相替,大禹治水,划定九州;夏、商、周更迭,始有中原文明。秦汉篇集中于天下纷争、列国风云、黄河上下、以至长江流域。自三国至满清,则随中国疆域变化进行铺叙。西域漠北东洋南海,可见千姿百态,万种风情。

    故事情节发展:主要是以白描手法,叙述中国历史发展脉络。盘古开天、女娲造人、后羿射日、共工撞山、女娲补天、嫦娥奔月、精卫填海、夸父逐日等上古传说,一一说明传说起始来源,揭密背后创作真相。三皇五帝更迭,夏商周三代兴替,内中所发生虽为人知,但不知其所以然之内幕。

    春秋列国相争,秦朝经过十数代先驱列祖不断努力,最终由秦始皇一统六合、平定天下的真实原因,以及必然历史规律。其间周天子由天下共主,沦为可有可无,最终归于消亡的历史悲哀。

    大秦一统,始皇帝彪炳千秋,统一文字,中华姓氏渐渐成型。赵高乱秦,其实是一场自残复国阴谋;蒙恬自杀,导致异族入侵。楚汉相争,项羽所犯连环失误,以致痛失万里江山。白登山围解,以致西北游牧民族成为华夏族千年噩梦。此后两千余年封建文化,缔造中华辉煌文明的同时,也深深埋下落后挨打的基因。多少风流人物,惊世骇俗事件,便如一件件尘封珍宝,就此出土亮相。

    八个篇章,近六百集,六百万字,就此拉开实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,这一巨幅画卷。

    东汉之末,三国之初。公元221年,魏曹丕黄初二年、蜀汉刘备章武元年。吴主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,改鄂州为武昌,遣使求为魏国藩属。十一月,曹丕赐孙权九锡,册封其为吴王、大将军、领荆州牧,节督荆、扬、交三州诸军事。同年,刘备兴兵问罪,孙权果断任命陆逊为大都督,迎击刘备,于次年彝陵之战中大破蜀军,刘备逃回白帝城。由此三国鼎立之局形成,孙权改其年号为黄武元年,将曹魏黄初、蜀汉章武各取一字,皆纳入其中。

    武昌城中。此日秋高气爽,太常卿徐整乘坐牛车,行驶在上朝途中的驰道之上。

    忽然一阵风起,刮起漫天灰尘。灰尘之中,一个游方道士手挥拂尘,对面行来。那道士身材高大,仙风道骨,行于尘沙之中便如驾云凌风,更增雅致。只听其口中朗朗诵道:

    盘古挥斧开天地,鸿蒙初分日月现。刑天争位丧性命,共工怒触不周山。东皇太一御万妖,女娲炼石补穹天。夸父逐日不可及,精卫填海何时完。神农救世尝百草,燧人取火暖人间。轩辕神剑斩蚩尤,定海神针镇海天。仓颉灵心巧造字,嫘祖养蚕抽丝茧。伏羲八卦称神数,后裔神弓千秋赞。吴刚伐桂广寒宫,嫦娥奔月为仙丹。三教共尊封神榜,西岐朝歌刀兵见。楚王女神巫山会,王母宴帝昆仑山。地水风火凭造化,六道轮回岂无边。无限神通非自夸,神魔仙佛实笑谈。炎黄皆非寻常人,中华岂只五千年!

    徐整正在车中瞑目而坐,听得此诗言辞蹊跷,却又字字清楚,不由吃了一惊。于是急呼御者:“停车!吟诗者何人?”

    御者:是个道士。

    徐整:道士何在?

    御者:刚才还看得清楚。此时灰尘扑面,一下子就不见了。

    徐整:煞是奇怪。且不管他,上朝时辰到了,催牛疾行。

    御者:喏。

    车轮辚辚,驶入王城。

    吴王孙权升殿高坐,文东武西,列于两班。文官以张昭为首,武将是陆逊领班。

    众文武共同行礼,齐声唱贺:吴王千岁、千岁,千千岁。

    孙权:众卿平身。张爱卿,今岁是何纪历?

    张昭:曹魏黄初三年,蜀汉章武二年,我大吴黄初元年。

    孙权:那曹丕因何能够称帝,刘备又有何资格称尊?

    张昭:自秦失其鹿,天佑炎汉,刘氏即为华夏正统共主。今汉祚已终,献帝自愿将江山社稷让与曹家,因有尧、舜禅让先例,故能称帝。至若大耳儿刘备,因自称汉室宗亲,又曾经献帝当众验证家谱,故此以为献帝报仇为名称尊,貌似合法,实为篡逆。

    孙权:帝位正统之说,有何根据?

    陆逊:有甚根据!无非是成者王,败者贼耳。

    徐盛:不错,谁的拳头硬,谁就是老大!

    张昭:不然,不然。世间之事,皆当推本溯源,以正其名。圣人云,君子于其所不知,盖阙如也。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事不成,则礼乐不兴;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;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,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

    陆逊:我晕!今已至暮秋,怎地这大殿之上还有蚊蝇飞鸣?

    张昭:竖子!焉敢对我三朝老臣如此无礼!

    徐整正冠上前,举笏上奏。

    徐整:由拳侯休怒,大都督莫恼。当今道德规范与社会准则,皆都决定于腐儒之笔,方士之口,天下人信以为然,历千年之久。若要更改,须从源头发端方可。臣忝为太常卿,职责所在,当改三皇五帝起源之说,黄河正统之论,复使天下以为华夏文明,并非只出于河洛关中,未知可否?

    孙权:善哉,此论也。便请贤卿一展大才,将宇宙本源重新梳理,华夷大防拨乱反正。事成之后,孤自有重赏。

    徐整:喏。臣遵王命!

    太常卿府中。鼓打三更,书房内兀自灯火辉煌,徐整正在灯下以手托腮腺,穷经皓首。

    书童端着茶盘入内,不敢惊动家主,悄悄转至身后。

    徐整忽然双手上举,伸个懒腰。

    书童一时不曾防备,躲闪不及,被徐整右手碰到茶盘,茶盏翻倒,水渍衫袖。

    徐整:狗才,怎么这么不小心?

    书童:哎哟,是小的有眼无珠,主人恕罪。茶水洒了,我再去沏来。

    徐整:且慢。熬了半夜,我也累了,你将茶盘放在一边,咱们主仆聊聊天如何?

    书童:聊……什么天?

    徐整:你这个狗才,就是不学无术。聊者,从耳,卯声,耳鸣之意也。何物能使人耳发鸣声?天上雷轰,树头蝉噪,对面说话,皆可震耳发鸣。故曰聊天者,就是对面闲谈也。

    书童:原来如此,主人真有学问,我看就连三朝元老由拳侯张子布老爷,也自愧不如。

    徐整:且休吹牛拍马。我且问你,你可知人类来源于何时、何地、何人?

    书童:哎哟主人,你这可是问道于盲,缘木求渔哉。

    徐整:哼,我就知道,问了也是白问。

    书童:谁说的?主人若问史传周易,或许白问;惟有此问,还真是打嗑睡咬到卵蛋上——碰巧了也!

    徐整:如此说来,你真个知道?

    书童:知道,知道!前日主人上朝议政,小人打扫书房,恰好见到一本奇书,名字唤作《创世纪》。因觉书名有趣,便翻看一遍,倒恰能回答主人适才所问。

    徐整:嗷?我怎不知家中竟有此书?

    书童:家主是贵人多忘事。您不记得三年前,有西域胡商自洛阳来我旧都秣陵,将此书投献家主,要求一个官做。家主当时将其人推荐给吴主,孙仲谋将军还倒真的给他一个闲职,且颇受宠信。此后主人以为《创世纪》乃是胡人着述,必多离经叛道之论,故而将其掷于故简堆中,不再理会。

    徐整:休得废话。你且只说,那书中是怎样回答我适才所问来?

    书童:据那书中首卷所云,说在人类未生之前,世间全是一片混沌,称为宇宙。宇宙间有个元灵,非神非仙,非人非怪,不知何物。这元灵经过数千世修行,终于功德圆满,道法得成。这阿物也是个刚愎自用的家伙,因见宇宙间除自己之外更无生灵,便自以为是万物始祖,号称“创始元灵”。又过十数万年,因收了形象各异、灵窍初开的四个徒弟,使其各修一门神通。

    徐整:咄!你这个混账东西。此分明是孔子所云“怪力乱神”滥调,岂能混淆圣人经典之论?若令其播散世间,定遭中原士大夫贵族唾骂,遗笑大方。

    书童:既是聊天,又非朝堂论政,主人却又何必当真?若是如此,我还是沏茶去吧。

    徐整:且慢!我倒差些忘了,此是在私宅家中。你接着说罢,倒也有些意思。

    书童:却说这四个徒弟,老大唤作鸿钧老祖,专修玄清真气;老二名叫混鲲祖师,专修玄灵真气;老三是谓女娲娘娘,专修玄空真气;老四陆压道君,专修玄明真气。四祖合之,则为“清灵空明”,各自就此开宗立派。

    书童口气轻柔,在室中回荡,如梦似幻。案前灯光渐暗,结成一个大大的烛花。徐整似是进入空灵之境,双眼迷离,瞳孔变幻成一对硕大镜头,有层层影像自镜头中涌现出来。

    混沌山中,昆仑峰顶。创始元灵长门大弟子鸿钧老祖瞑目独坐,三个门人环侍而立,首徒名叫元始天尊,次徒唤作灵宝天尊,三徒谓曰道德天尊。

    时空变幻,花开花落。鸿钧大弟子元始天尊,居于大罗天玄都玉京,更在鸿钧老祖所传“玄清真气”之中,修出“玉玄清气”境界,一手创立阐教。因生于混沌之前,太无之先,元气之始,无宗无上,而独能为万物之始,故名元始;运道一切为极尊,而常处二清,出诸天上,故称天尊。元始天尊所收门人弟子无数,光大本教之门。诸弟子之中,尤以十二门人修行最为圆通,各取法号,分别名为:广成子,赤精子,太乙真人,文殊广法天尊,普贤真人,慈航道人,黄龙真人,道行天尊,清虚道德真君,惧留孙,玉鼎真人,灵宝法师。十二徒各自修炼,个个法力高强,出神入化;合称玉虚十二门人,又名阐教十二金仙。

    鸿钧老祖二弟子灵宝天尊,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,治蕊珠日阙,管七映紫房,因在鸿钧三门徒中神通最广,故又称为通天教主。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,自元始开光,至于赤明元年,经九千九百亿万劫,度人有如尘沙之众。天尊有三十六变、七十二化,人欲见之,随感而应,千万处可分身即到。灵宝天尊在玄清真气中,复又修出“上玄清气”境界,融汇圆通。也独自创立出一个教派,名唤截教,手下弟子能人无数。

    鸿钧老祖三弟子道德天尊,居住大罗天上太清仙境。从玄清真气中修炼出“太玄清气”境界,精通修炼丹道,后世皆称其为太上老君。谓其乃人类大道之主宰,万教之宗元,出乎太无之先,起乎无极之源,终乎无终,穷乎无穷者也。老者处长之称,君者君宗之号,以老君天上天下,历化无穷,先亿劫而生,后亿劫而长,天天宗奉,帝帝师承,故赐以太上老君之号。太上老君在不同时代各有不同化身,上三皇时为元中法师,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,伏羲时为玉华子,神农时为九灵老子,祝融时为广寿子,黄帝时为广成子,颛顼时为赤精子,帝喾时为禄图子,尧时为务成子,舜时为尹寿子,夏禹时为真行子,殷汤时为锡则子,文王时为文邑先生,一云为守藏史。或云在越为范蠡,在齐为鸱夷子,在吴为陶朱公。

    以上乃为创始元灵长门弟子鸿钧老祖,及其门下支派体系。

    又有创始元灵二弟子,乃是混鲲祖师,专修玄灵真气,多收披毛带甲禽兽为徒,门下弟子无数,各种生灵来者不拒。最得意者乃是两大弟子,长者名唤接引道人,次者名唤准提道人,异于诸师弟门徒,仙心非凡、道行功深。因见师父收徒不择其类,由是联手复创一门,名唤西方佛教,二人分任大、小教主。接引道人即为阿弥陀佛,又称宝幢光王佛,因被尊为释迦摩尼接引导师,故称“接引”。住在西方极乐之乡,长年累月,不离清净之所。其后释迦牟尼如来掌管小乘佛教,接引道人便掌管大乘佛教。

    准提道人乃是西方妙法祖师菩提准提佛母,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发生如何变故,自此神秘消失,从此再不闻其踪迹。数千年后,东胜神洲有一天产石猴横空出世,得菩提祖师传授惊人道法,法名孙悟空。菩提祖师严禁孙悟空对外提其名讳来历,便因己为准提道人化身。准提道人开明爽朗,曾多次来到东土渡化有缘之人,故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。而其本身又是西方教二教主,对佛法更是了如指掌,故此名列天道圣人之一。

    又有创始元灵三弟子,乃是女娲娘娘,后世被尊为创造人类先祖。女娲专修玄空真气,一日按七十二候,七十二次变化模样,不以本来面目示世。生性孤僻,不多说话,但胸怀广大,素有悲天悯世抱负。每嫌宇宙洪荒,空灵寂寞,便施大法创造人类,使为万灵之长。

    又有创始元灵第四徒弟,亦即最小弟子,乃是陆压道君。女娲造人时所依体态模范,皆都源于陆压道君。鸿钧老祖、混鲲祖师、女娲娘娘皆都道法功深,施展开天辟地之能;偏这小师弟陆压不肯自称祖师,只唤作“陆压道人”,生性胡闹打混,亦无功德名声留下。但其师侄太上老君、如来佛祖等,却深知此位小师叔来历,皆都尊崇倍至。陆压道人乃是离火之精,飞出三界之外,不在五行之中。不归人王管,不服地府辖,实乃自在散仙之首。

    诸圣定位,群仙列班。自此初祖创始元灵归隐,不复现身于宇宙之间。

    风云变幻,花开花落,世间不知几多春秋。

    忽这一日,鸿钧老祖修炼功课已毕,睁开慧眼,遍览宇宙。见三妹女娲在云端不断变幻诸形,自行玩耍,然后神情郁郁不乐。鸿钧心血来潮,乃以千里传音之术温言相问。

    鸿钧老祖:我妹身为世祖,并无尘世拘束,因何闷闷不乐?

    女娲娘娘:在此茫茫宇宙之间,数十万年,只你我几个幽幽独处,彼此相对,并无别样生灵,有甚意趣?小妹只得自己一日七十二变,形单影只,故此不乐。

    鸿钧老祖:贤妹意思,莫非是要创造生灵,以使其充塞寰宇,增加生趣?

    女娲娘娘:大师兄最知小妹之心,诚然如是。

    鸿钧老祖:世间万灵须具阴阳而生,今天地未开,阴阳不分,时机未至。

    女娲娘娘:如此奈何?

    鸿钧老祖:贤妹勿忧,我当寻觅宇宙间有大能者,使先开天地,剖析阴阳,然后使贤妹施展妙术,缔造生灵,未知可乎?

    女娲闻罢大喜,连声道谢。

    “且慢!”徐整听到此处,忽然开口,反驳书童。

    徐整:说来说去,又回到女娲抟土造人旧说上去了。似此等怪异传说,只可行于民间,不能立于庙堂。又怎能说服曹魏国那班宿儒,使彼自弃华夷大防?

    书童:小人本来就是闲聊天,没有引经据典。家主爷倘要追本溯源,也只可依照前朝太史公司马迁之论,述其三皇五帝之说罢了。

 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人在三体:面壁之后我开创了收容会! 幻梦黄昏海 我的江湖往事 刚激活系统,宝藏女孩就生七胞胎 奥特:开局抢玛丽,横扫光之国 纵横三界之我为仙帝 【HP】小獾獾的学习日记本 身为男主,有巨人副业正常吧 福天记 静谧双眼